首页 > 科学研究 > 体外受精与胚胎早期发育
科学研究
从自然受精到体外受精,胚胎学家如何“骗”过生物体
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始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体外准确重现生物体内的受精环境。自然受孕时,精子与卵子的相遇如同一场精心安排的 “约会”,发生在输卵管这个兼具舒适与安全的 “五星级酒店”;而实验室里的胚胎培养皿,在早期却只能算作条件简陋的 “招待所”。这两者之间的环境差距悬殊。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科学家们开启了 “逆向工程” 的探索之路 —— 通过深入分析输卵管液与精液的成分,试图在小小的培养皿中,人工打造出与生物体生理环境高度相似的 “孕育温床”。而 HTF(Human Tubal Fluid,人输卵管液)和 TYH(Toyoda-Yokoyama-Hoshi)培养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史上的关键里程碑。
一、HTF 培养液:破解早期胚胎的 “生存危机”
在试管婴儿(IVF)技术刚刚起步的阶段,胚胎在体外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严峻的 “生存危机”—— 存活率非常低。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当时常用的普通培养液(如 DMEM、RPMI),无法满足早期胚胎的生长需求:胚胎细胞要么在培养过程中逐渐死亡,要么出现发育异常的情况,这成为制约试管婴儿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
事实上,输卵管液才是早期胚胎生长的 “黄金标准”,它蕴含着胚胎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但问题是,不可能每次实验都从生物体中抽取输卵管液,这种方式既不现实,也存在伦理与操作上的诸多难题。
1985 年,Quinn 团队[1]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首次对人类输卵管液的成分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分析,揭开了这份 “生命营养液” 的神秘面纱:其中不仅含有特定浓度的离子(如 Na⁺、K⁺、Ca²⁺),还包含乳酸、丙酮酸等关键能量底物 —— 要知道,早期胚胎的能量供给主要依赖这些物质,而非人们通常以为的葡萄糖;此外,氨基酸和蛋白质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于这些发现,Quinn 团队成功研发出了 HTF 培养基。这款培养基完全复刻了输卵管液的核心成分,让胚胎在体外培养皿中,也能像在母体输卵管里一样,获得充足的营养与适宜的环境。直至今日,HTF 培养基依然是IVF的基础培养基之一,后续出现的各类商业化培养基(如Vitrolife G-1/G-2系列),几乎都是在 HTF 的基础上改良而来。
二、TYH 培养基:唤醒精子的 “获能密码”
二十世纪中叶,生殖领域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却关键的现象:刚射出的精子其实不具备受精能力,它们必须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个特殊的 “修炼” 过程 ——获能(Capacitation),才能获得穿透卵子的 “本领”。
然而,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早期使用的培养基(如 Krebs-Ringer 液)无法模拟 “获能” 过程的环境条件。这导致精子在体外培养时,就像离开水的鱼一般,毫无生机,更别提完成受精任务了。
1971 年,日本科学家 Toyoda 与 Yokoyama 在针对小鼠受精的研究中[2],迎来了关键性的突破。他们发现,牛血清白蛋白(BSA)能够模拟雌性生殖道的环境,有效诱导精子完成 “获能”;特定的离子组合(如 Ca²⁺、HCO₃⁻)对精子超激活运动(Hyperactivation)至关重要。基于这些发现,他们成功研发出了TY 培养基(Toyoda-Yokoyama Medium),首次在体外环境中实现了小鼠精子的 “获能” 与受精。
后来,研究者 Hoshi在 TY 培养基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其成分,最终形成了如今广为人知的 TYH 培养基,成为小鼠IVF培养基界的 “黄金标准”。它不仅首次在体外成功复现了精子 “获能” 的关键环境,成为小鼠生殖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 “标配” 培养基;也为人类IVF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一场 “人工复刻” 自然的精妙艺术
从本质上来说,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突破,都是一场 “人工复刻” 自然现象的精妙艺术。
HTF 培养基是科学家们用智慧创作的 “人工输卵管液”—— 它精准还原了输卵管的核心环境,为精卵结合创造了理想的平台;
TYH 培养基是科学家精心 “复现” 的雌鼠生殖道环境 —— 它成功唤醒了精子的 “活力密码”,让精子在体外环境下活力满满,顺利完成 “获能”。
HTF 与 TYH 这两种培养基的诞生,直接推动了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它们让人类得以在实验室的可控条件下,精准调控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过程。
参考文献
[1] Quinn P, Kerin JF, Warnes GM. Improved pregnancy rate in human in vitro fertilization with the use of a medium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human tubal fluid. Fertil Steril. 1985 Oct;44(4):493-8. doi: 10.1016/s0015-0282(16)48918-1. PMID: 3902512.
[2] Yutaka Toyoda1 and Minesuke Yokoyama.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TYH medium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f mouse ova. J. Mamm. Ova Res. Vol. 33 (1), 3–10, 2016
相关产品
HTF培养液 (M1135):无菌即用型小鼠IVF受精液,高钙配方,受精率>85%
TYH精子获能液 (M2035):含肝素,精子获能后受精率>85%
TYH精子获能液(环糊精版)(M2036):含环糊精(MBCD),适用于冷冻精子的获能培养液。